【PChouse】郭总好,请为读者介绍一下您的归本主义。
【郭准】归本主义是一个主张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经过工业革命洗礼后的社会正处于一个发展的时期,人们内心都比较浮躁,过度的开发、破坏自然以及每个人的内心也是盲目的、没有节制的、对欲望有无限追求的。所以在这么一个大时代背景下,经济有了相当的繁荣,物质基础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有一部分人就开始思考,拿出更多的精力去考虑自己的人生,考虑人与世界的关系,考虑自然与生物之间如何和谐相处,以及如何能让人类可持续发展下去的一些问题。人类应该回归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而不是像在别人看来,或是社会、舆论看来的那个样子。固此会更多考虑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自己,我想要怎么活,把这个回归了,再衍生出来的才是我的生活方式、我的审美、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在这样一个社会问题的思考之下,五年前我提出了归本主义,当然归本主义还需要日臻完善,在设计实践、社会交流、人生认知的过程中,再进一步去发展它、丰富它,让它变得更科学、更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使它能够对更多的设计者、业主方、更多关注归本主义主张的社会人士产生更多正向的影响。
番禺煮糖间咖啡馆
【PChouse】“归本主义”做为取之自然还于自然的生态设计观,其发展并走向成熟得益于您的深度思考,我对这种设计理念的伸张非常感兴趣,在这条设计的探索之路上,您肯定没少碰到卡壳的情况,都是怎么过来的?
【郭准】这个问题很不错,在很多年前有一位客户(直到现在还是海岸的好朋友),有一天他指着市中心的一栋房子对我说,想要一个中原地区最漂亮的咖啡馆,如果这个房子不合意,可以把它拆掉重来。我把这个房子里里外外打量了之后,觉得建筑是可以保留的,只是对于内部结构需要做一些调整,同时对于房子的外观、外展区的地台、房顶需要重新设计开发一下。建筑物总共三层,构造元素以玻璃居多,往上可以看到蓝天,马路边有树。最后我提了一个要求,这个项目给我七颗一百年以上的柿子树,肯定可以把这个房子营造成为一个理想中的、如梦如幻的、喝着咖啡聊着天的惬意场景。很快,他通知我需要的树安排好了,可以到山里面去挑选了。当天接待我们的是当地一位村支书,一位老人家,头发花白,不紧不慢地带着我们沿着小路往山沟里走去,路途上他指着前面一大片柿林边走边说:“小时候,爷爷就总是带着他来摘柿子,那棵是熟的最晚的一棵,比别的树晚熟半个月,偏酸。”之后的行程上他又指了很多棵树,这是什么样那是什么样,如数家珍……他对每一棵树都了如指掌,这些树的树龄大都在100-200年间。他知道我们的来意,但是一点也没有表现出很心疼或是可惜、惋惜之意,很自然的说“这些树你们喜欢哪一些就取走吧”。当时,站在这片柿树林,心情无比复杂与不忍,它们都是陪伴着这些村庄和这里的人们长大的,我为了自己的作品要把这些树砍掉,把它拿到城市里面去,做一个商业的行为。在那种自然而又美好的环境中,我内心变得万分纠结,于是决定不要七棵,要一棵算了。我选了一棵形态特别美的、最漂亮的、将近两百年的树。很快,这棵树被大卸八块运到城市中,再按照原样将它拼装起来,复原成它原来的样子。后来我对这件事情一直耿耿于怀,忍不住对业主说:“给树烧个香吧,树都那么大年纪了,咱们把人家挪过来真的不忍心”。
那时候找我(做设计)的人很多,为了要一个好的作品,几乎可以满足我提出的所有要求。他们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人,你提要求,他们觉得你可以拿出一个超级颠覆世人的作品,但是对于那颗百年老树,我内心一直存有愧疚,觉得自己伤害了这个世界和自然的和谐。那些树也是生命,和我们一样,同属于地球的,因为人类的需求剥夺了它们的生命。在后来的工作中,比如上海、杭州等地的项目,需要营造这些氛围时,我会对甲方提一个要求,就是拜托他们找那些园林公司移栽死亡了的大树,那些准备作为木料或是当柴烧的树,选一些美一点的拿过来用。从此以后,海岸就再也没有去伤害过地球上的任何一棵大树,那颗百年大树让我一直反思。后来去欧洲、美国、日本学习的时候,更增加了这方面的认知,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教授、纽约室内设计学院的教授交流时,感觉他们都是非常令人尊敬的,他们的灵魂更加纯净,对于这个世界和人类的认识更加深刻,会考虑更多有关未来的东西。这些都激发了我产生深深的思考,当我回到这片土地的时候,我的纠结和内心中一直存在的惭愧,慢慢形成了这样一个思路。圣经上有一段话:你从尘土中来,终将归于尘土。其实它讲的也是这个意思,就是不管你有多么的繁华、多么的英勇一世、多么的叱咤风云,最终你还是一颗尘粒。这是在告诫人们要收敛,一切终将归于平静。归本主义理念在这一系列事件中被催生,加上欧美日韩学者的影响,形成了这么一个主张。
蜂巢商业体
归本主义理念除了引导我自己,同时也引导海岸按照这样一个思路进行工作。在设计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对于一些进口的高大上的材料,对于能源的消耗其实非常大,还有各种化学涂料、壁纸、乳胶漆、高附加值的地面材料,对于地球的破坏都非常大。这些材料我们用的就比较少,取而代之的是使用一些可持、续可循环的材料。对于木材,首选别人用剩下的、房屋拆迁后得到的木料或是死亡的树木,还有一些可以循环再利用的材料都是我们首选,比如钢材。为了让我们的作品更好地体现归本主义理念,我又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形成了一部“设计律法”,它是我们团队要遵守的设计条律,叫做“九一律”。从第一条到第四十五条,这些条款彰显归本主义的追求,展现我们的设计思想,约束作品不能触碰的红线。主张的东西、禁止的东西、强调的东西,统统通过这个条律把它固定下来,保证每一个作品都是原创的,都会成为这个区域受人瞩目的、正能量的、令人愉悦的作品。
归本主义九一律
在设计过程中,每一个项目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扰,近一段时间,海岸与越来越多的知名地产集团如今典集团、鸿坤集团、碧桂园、恒大、华夏幸福、绿能,以及一些500强的企业进行合作,他们都会有一些自身规范的东西,比如说经济核算或一些更加社会化的强制性条款,这些“固化”的要素使归本主义的“九一律”发挥受到很大地冲击,但是海岸又要发展,要与更多有实力的业主方建立合作关系,就要做出一些调整。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归本主义,在执行“九一律”的过程中灵活地处理一些问题,这是一个短暂过渡期,等归本主义足够成熟和强大的时候,会获得全社会的信赖和认可, “九一律”的内涵和外延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为社会创作出更加纯粹,更符合归本主义理念的优秀作品。
【PChouse】您最近的创作和思考主要是什么?
【郭准】近一段时间,海岸项目在建筑、景观、规划方面的比重逐步增加,一些上万平米的、境内外的酒店设计增幅很快,因此考虑的因素也多了起来。归本主义在这些项目里,如何既合时宜又能突出设计理念,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把自然环境呈现给社会。从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如何将归本主义的发挥、表现形式和设计语言拿捏的更加舒适,这是我最近一直在考虑的事情。
【PChouse】建筑师的专业责任是什么?您如何看待建筑师设计的社会意义?
【郭准】早些年一个人在纽约街头溜达,那里高楼林立,每一个建筑都有自己的历史。他们的门、窗、雨棚都非常考究,建筑特别漂亮,你的思想会被(这些建筑)震撼,你会惊叹这个建筑师是如此的伟大,如此的让人敬仰。
在欧美,在日本,建筑师是非常受社会尊敬的,他们的社会甚至超过了那些政治家。在日本会称建筑师为先生,那个社会里不是任何人都能被称之为先生的。建筑师这个职业是在用智慧造福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建筑会为很多代人服务的,供他们生活、工作、社交等等。建筑师的责任不仅仅是简单的完成一个项目,更要为人们的所有需求负责,同时还要为未来的下一代、下下代去考虑他们的需求,以及建筑对于能源的消耗、安全性等因素。上述要素要考虑的非常成熟,一旦落地它就会是你的作品、你的孩子。归本主义作品的最高追求是令人愉快的,走近这个建筑,让人会有一个心情的舒服感,哪怕是一个殡仪馆,让那些伤心的人走进来也会轻松一下,不会那么哀伤,这一点你在伊东丰雄的《冥想之森》里面也会感受到这种感觉。建筑对于一个人的心灵安慰有很大作用,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艺术品,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单一的使用功能上。所以说到建筑师的社会意义,它是营造人类生存环境的灵魂的、艺术的、文化的、技术的、大爱的一个神圣职业,所以建筑师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容不得一丁点儿的疏忽。
鸿坤儿童友好社区
【PChouse】海岸设计马上迎来20周岁生日,它为行业留下来“漫咖啡”“ 归隐酒店”“鸿坤儿童友好社区”“今典红树林项目”“田里酒店”“南瓜公社”等一大堆经典设计,尤其在当下行业发展萎靡的状况下,它却逆势急剧上扬,为城市和客户提供增值服务,赢得行业的尊重,你们制胜的核心秘诀是什么?
【郭准】海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学习,不停地探索、追求,把视线放眼在全人类,因为海岸的使命是“照看好我们的星球”,这样的团队更关注未来。团队从一个人到两个人再到现在的三百人以致未来的三千、五千人,社会上有志同道合、有共同价值观和追求的人就会加入进来,我们的魅力和存在的理由,就是我们的设计理念——归本主义。未来海岸将在更广阔、更专业化的领域、更细分的服务环节上为每个项目做全案服务,不仅仅是在餐饮、商业体、酒店,还要延展到更多的环节。我们一直追求的就是用全部的智慧,把一片地营造成我们追求的作品,从规划、建筑、景观、室内、软装、灯光、VI体系、艺术品等全方位的设计,当你走进这个作品时,感受到的是在归本主义理念主导下的一种被爱包围的环境,营造的是一种和谐之美,是一种不同于其他的建筑环境,这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因为我们有归本主义这么一面大旗,它又走在时代最前沿,在不停的学习、进步和丰富中,就会吸引更多有才华的人加入进来,这样我们的创造力、影响力就会更大,这是我对海岸未来充满信心的来源。
归隐酒店
【PChouse】在您的想象中,一个科学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您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未来,怎么看?
【郭准】这件事情一直以来我也在畅想中,一个归本主义的、关怀人的内心和灵魂的生存环境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它会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一个自然的环境,周围更多的是蓝天白云、绿色如茵、虫鸣鸟语、小桥流水;其次是未来的建筑,人们可能生活在地下、人造大树上或是飘在水里的建筑中,它是灵活的,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于食物,设想中的归本主义城市,人们吃的东西有可能就生长在建筑物周围,利用太阳能、利用营养液,房子周围就会长满绿色植物,并且可以循环生长。这些植物产生的能量可以做成各种好吃的,如果缺少一些蛋白质,可能会有一些营养液来作为补充。你的排泄物,反过来可以给这些植物提供养分;对于服饰打扮,衣服的型号、版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输入到打印机里打印出来,用完之后又可以重新回收打印,同理,鞋子、领带、帽子等都可以这样循环往复使用。打印机的能量来源有可能是被储存下来的太阳能,这些储存下来的太阳能同样也可以用在房间内部的其他一些设备上;对于交通,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收缩的气泡,这个气泡平时可以收起来装在口袋里,用的时候会变成一个保护你的气泡膜,将来,天上会有许多气泡在飘,快速的漂移。这个气泡膜有一套智能的系统,你将信息输入进去,比如你要从北京去纽约,也许十分钟之后你就落在了纽约你想去的那个地方。气泡上安装有一个浓缩的电池,这个电池能量有可能是社会供给,有可能是你自己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各种能源积累到小电池上,这个小电池的体型很小,但是有足够的能量将你短时间送到纽约。这样的话就会减少道路的拥堵,减少对于石油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关于娱乐,有喜欢音乐的人、喜欢影视的人、喜欢聊天的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人会聚集在一个地方,这些人会通过各种形式交流。如果愿意,还将有不同的群落有定期集会,可能今天在旧金山,是一个关于同性恋的聚会,或明天在南洋,是一个讨论咖啡的聚会,这些人来自于这个星球上的不同种族的人类,那个时候的语言都是相通的。有的人可能大部分时间都会待在自己的那个房间中,小屋是活动的,爱在哪就在哪,可以是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或者是其他星球。
我所畅想的是一个回归到人的真实需要,回归到本质的一个人类生存状态,或是一个城市、一个社会、一个星球延展到其他的星球,关于它的衣食住行,关于它的吃喝玩乐大概是这样一个状态,也许有一天它就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