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一刚
彭一刚(1932-)建筑学家。 1932年9月3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抗日战争时期随家庭迁居于当时的安徽省会立煌县(解放后改名金寨县),并在那里开始了他的启蒙小学教育。1943年,毕业于高琦小学,同年考入私立中正初级中学。1945年,随学校返归合肥。1947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合肥中学高中部,后改名为合肥一中,1950年毕业于该校。同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建筑系。1952年,院系调整时,并入天津大学建筑系。1953年毕业后,留校担任教学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职务。
他的教学科研成绩突出,但“文化大革命”阻隔了他的晋升,直到1978年他才以优异的教学、科研成果被首批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彭一刚十分重视建筑理论的研究。1956年,他年仅24岁,就在《建筑学报》发表学术论文《适合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小面积住宅方案探讨》,即受到了学报编辑和读者的好评。嗣后,又陆续发表《螺旋发展与风格渐近》、《空间、体形与建筑形式的周期性演变》等学术论文近30篇。这些论文都具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风格。在建筑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7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建筑绘画基本知识》,后经增补更名为《建筑空间组合论》,这部书以其系统性和知识性见长,是建筑绘画的入门教科书。1983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空间组合论》,是一部理论性很强的学术专著,近年来,彭一刚又致力于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重大成就。1986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部学术专著《中国古典园林分析》。该书用现代的空间理论和观念对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成就作了深入详尽的分析。 1992年,彭一刚又完成另一部学术著作《中国传统村镇聚落的景观分析》,可称为《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一书的妹妹篇。
彭一刚不仅具备高深的建筑理论修养,而且还有独特的建筑艺术构思,在他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的学术论文中,对建筑的方案构思作了生动而形象的分析:即在构思中借形象思维进行艺术创造,把功能与形式有机统一起来。在50年代初,在协助老一辈建筑学专家徐中教授设计的一些建筑中,就显示出了他的才华。徐中教授一直把他看成是一名最得意的门生。现在,彭一刚已是建筑学领域享有一定声誉的建筑师和理论家。 1991年,国务院颁发给他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初,评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89年他的名字已被美国 ABI(AmeriranBiographicalInstitute)收入世界名人录。1995年10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彭一刚手绘作品
彭一刚手绘建筑设计作品
彭一刚手绘建筑设计作品
彭一刚手绘建筑设计作品
彭一刚手绘建筑设计作品
彭一刚手绘建筑设计作品
彭一刚手绘建筑设计作品
彭一刚手绘建筑设计作品
彭一刚手绘建筑设计作品
彭一刚手绘建筑设计作品
彭一刚手绘建筑设计作品
凡本网注明“出处:其他”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的准确性由原内容提供者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