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家居网 生活频道】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时节,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由于冷空气的活动,气候多变,温差幅度很大。故民间谚语云:“春天猴儿面,一日变三变”;“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四月八,冻死鸭”;“春冷透骨寒”;等等。“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所以,古今养生十分强调“春捂”。(文章来源:《健康指南》杂志;文/王荣华)
“春捂”意义何在?
1、“春捂”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因为无论季节如何变化,人的体温总要保持在37℃左右,人体保持恒定的温度,一是靠血管的收缩和皮肤的出汗来调节,二是靠增减衣服来维持。如果过早地减掉衣服,就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的调节,影响身体健康。
2、“春捂”有利于抵御风寒。人体也同自然界一样,在春天开始复苏,原先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毛孔张开。这时当冷风袭来时,就能长驱直入,使人感到寒冷。
3、“春捂”有利于适应季节的变化。初春时节,经常有寒流和强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捂”着点儿,就很难适应这种冷暖的变化,容易得伤风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或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而这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再拖延下去,便会发展为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脑栓塞、心肌炎、急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等。
“春捂”应注意什么?
1、“春捂”应递减衣服。古代医籍《摄生消息论》指出:“春天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寒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当冬季向春季转换时,人体防卫体系处于“冬眠”初醒之际,因此这一阶段不能急于一下子脱掉衣物,而应一件一件地脱,并根据不同体质,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春季昼夜温差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气温较高,可适当减衣。
2、“春捂”应有度。“捂”带有一点热的意思,也就是说衣服仍应适当多穿一些。由于春风比冬风柔和很多,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宽松的款式,既挡风,又透气。但绝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如果衣服穿得很多甚至“捂”出了汗,冷风一吹反易着凉“伤风”。再说当南方地区步入三月,北方地区进入四月,天气明显有些热了,这时如果还穿着棉衣,就会超过身体的耐热限度,体温调节中枢就会适应不了,同样对健康不利,尤其是长江流域,春季空气湿度较大,如果“捂”过了头,还容易诱发中暑。尤其是婴幼儿,过分“捂”,则容易产生“闷热综合征”,甚至能危及生命。
3、“春捂”应“下厚上薄”。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实践中认识到,寒多自下而生,因此我国古代养生家提出了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的主张。《老老恒言》也有“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之说,既养阳又收阴,与自然气候变化协调一致,可谓“天人相应”。这也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所以,春天还是以遵循“下厚上薄”为好。不能把裤、鞋、袜穿得过于单薄,尤其年老体弱的人和儿童,在春天到来时不要把下身衣服减得太多,还有女性不要过早穿短裙。寒风刺骨入下身,时间久了就会有生病的隐患。但“春捂”不能过度捂脚,春季脚病易高发,主要是鞋子不透气、脚部出汗得不到通风所致,保持脚部透气是预防脚病的最好方法。
4、“春捂”应不忘运动。“春捂”当然不是要人们不作室外活动,相反,更要注意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祖国医学认为,防病如御敌,“春捂”只是被动的防御。要想防病健身,平时必须加强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外界气温变化的能力和抗病能力。“春捂重下身”还有一层意义,就是要加强下半身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可以采取干洗脚等方法进行锻炼,方法是双手抱紧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直到足踝,再从足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同样方法再按摩另一条腿,重复10~20遍。另外可采用甩腿、揉腿肚、扭膝、搓脚、暖足、蹬腿等方法来活动下身。
5、“春捂”还要注意科学饮食和起居。“春发散,宜食酸以收敛”。春天易困,应多补充维生素B族、韭菜、菠菜、芹菜、竹笋等,这些都是春日佐餐的佳品。起居方面,“春欲晏卧早起”,但早起也宜鸡鸣后,晚睡须在子夜前。
(原文链接:http://www.jkzn.com/archives/1255)
凡本网注明“出处:其他”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的准确性由原内容提供者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