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pchouse蓝清小桐 2012-9-20 09:21:00

  【太平洋家居网 装修频道】以江南为中心的中秋节俗,如走月、分享赠送月饼、家人团聚、祈婚嫁子嗣、烧斗香、摸秋等仪式行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喜悦,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下面,小编以走月、烧宝塔灯、烧天香以及摸秋等给大家介绍江南中秋特色习俗。

Part1:月圆人亦圆 苏州走月习俗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走月是苏州的赏月习俗,中秋之夜,衣着时髦的姑娘们,有的单独出外,借月幽会,与心上人倾诉衷肠;有的结伴而聚,托月寄情,抒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更多的是三五成群的妇女们,走街串巷,互拜亲朋,以寓月圆之意,天上月亮时隐时现,地上游人穿梭往返,形成一幅韵味别致的“走月圆”,这种情景往往一直持续到天明。

中秋走月 习俗来源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走月是江浙一带的赏月习俗,走月除了寓意美好团圆外,还有一种寓意,这种寓意的主要来源于旧时南京人,相传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中华门外窑湾街的上码头有座“涧子桥”,中秋之夜,尚未生育的家庭男主人则来此往桥下摔瓦罐,据说能使妻子怀孕。久而久之,这座桥也讹称“见子桥”。

认识走月 习俗知多少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在南京,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孩子们在这个晚上能够尽情地玩耍,年轻男女能趁这个机会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已婚男女趁这机会重温美好的片段,而老年人,就享受现在的美好生活,重拾返老还童的日子。此外,走月还有添丁的寓意。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

走月习俗 有讲究要注意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走月的含义非凡,走月要诚心,拜月光、拜兔爷儿要认真。同时,在外走月时要注意安全,尤其是独身女子。最好能够三五成群结伴而行。 >>更多中秋节的习俗

转载申明:太平洋家居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月饼也“多彩” 各式中秋月饼大搜罗
舌尖上的中国 把故乡的味道带回家

特色小吃正对味 中秋小吃制作有窍门

Part2:放燃宝塔灯 收获娱乐之实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每逢八月十五这天晚上,天上悬挂一轮皎洁的圆月,地下全家人围坐一起,除了会按惯例摆放月饼,柿子,石榴,鸡头,红菱,白藕,花生,芋艿,南瓜等丰盛的食物,扬州人还会在供上放置一对点燃蜡烛的宝塔灯,面对月光,焚香叩头,诚心祀月,并祈求家庭幸福烧宝塔是中秋节的习俗之一,中秋的烧宝塔灯与元宵灯不大相同,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烧宝塔灯这一习俗的详细内容。

玄宗游扬州 烧宝塔灯成习俗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烧宝塔灯习俗的来源于唐玄宗对大明寺栖灵塔的喜爱。相传有一次玄宗皇帝微服出巡到了扬州,看到扬州大明寺的栖灵塔,外形独特、设计巧妙,玄宗甚是喜爱。于是,每逢到了中秋佳节,皇宫里到处供奉扬州栖灵宝塔灯。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后来,扬州人为了迎合皇上的喜爱以及表达对故乡的自豪感,年年到了中秋节,家家户户都去购买宝塔灯去敬月,并把它作为中秋夜的吉祥物。从此,点宝塔灯敬月便成了扬州城里的风俗习惯,一直流传下来。点宝塔灯敬月,是扬州人独有的风俗习惯,塔灯用纸扎成,也有用琉璃做的。

习俗知识 烧塔为平安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烧宝塔灯与元宵灯不大相同,中秋夜点的是宝塔灯,而且主要是在南方流行,她是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的灯。南京“小儿垒瓦片为塔,燃灯其中,鸣锣击鼓,绕塔以戏”。在苏州,人家叠重,热天香达旦,点塔灯等。早在明清时期,民间就已经有在中秋之夜燃灯的习俗了。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当然,烧宝塔灯来源于扬州,一般扬州人们会用纸或琉璃制作宝塔形状,在中秋之夜燃烧。这些燃烧塔灯或闹宝塔的民俗行为,都希望借助佛家力量,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平安。

烧塔祈福 注意火灾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烧宝塔灯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习俗之一,具有很久远的历史,但在进行时,还是要注意一些事项:一是烧宝塔灯需要到一定的年龄,十岁到十五岁这个年龄段是最好的。二是建塔的时候需要注意宝塔结构,以免塔会倒下来。三是烧宝塔灯需要注意安全,以免引起火灾。  >>更多中秋节的习俗

转载申明:太平洋家居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月饼也“多彩” 各式中秋月饼大搜罗
舌尖上的中国 把故乡的味道带回家

特色小吃正对味 中秋小吃制作有窍门

Part3:江浙好习俗 特色的烧天香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每个习俗都有它特有的一段故事,或喜或忧,或大或小,或美或恶,但不管如何,它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结晶与传承。在享受团圆欢乐的时候,也重温我们中国的文化,何乐而不为!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江浙中秋的另一个特色习俗——烧天香。

神秘的习俗 无人知晓的来源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烧天香的习俗由来已久,人们祈求幸福美满,安宁顺利。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由来,只是从小每年都这么经历着,这蕴藏着多少人的美好回忆,这不也是人们烧天香祈求之一吗?烧天香在很多地方都很流行,如无锡人过中秋是有一套完整的习俗规矩的:早晨起来,要吃糖芋头,放上红糖和桂花,甜糯香滑,美味极了。晚上,一家人要尽可能团聚在一起吃“八月半夜饭”以及在天井或院子里“烧天香”拜月亮、斋月宫。

烧天香 祀月习俗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江浙一带有烧斗香祀月的习俗,也称“点天香”、“烧天香”或“上天香”。斗香是一种大香斗,四方,上大下小,形似量斗,因在香上加糊纸斗,故称“斗香”。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在中秋之夜,于香屑或沙土,上插香,有的还插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或者在其四周糊纱绢,绘有月宫亭楼阁或写有“月圆人寿”之类的剪纸金字。香斗中央竖起一炷高香,上粗下细,二尺来高,正面糊有纸糊牌坊,飞檐翘角,金光闪耀,牌坊两侧缀以楹联匾额,还插有彩色旌旗等装饰放在庭院里的供上,可连续烧几个时辰。

注意习俗 吉祥永久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老人们说,“烧天香”的目的是祈求月里嫦娥赐给人间太平安宁,保佑亲人永不分离。所以,烧天香也是一种比较讲究的祭祀,因此也有一些事项要注意。在无锡地区一般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基本都是妇女儿童拜月。烧天香后,大人就将月饼、干果分给孩子吃,一些顽皮的孩子还会从村头跑到村尾,向邻居讨些自家没有的果品尝尝。 >>更多中秋节的习俗

转载申明:太平洋家居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月饼也“多彩” 各式中秋月饼大搜罗
舌尖上的中国 把故乡的味道带回家

特色小吃正对味 中秋小吃制作有窍门

Part4:摸秋祈婚嫁 获取幸福生活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摸秋, 又称捞秋, 流行于黄河下游、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摸秋,一为祈求生育,它或为青年人摸摘瓜果相送,如黟县青年人结伴到菜地偷瓜,将偷来的冬瓜、南瓜等送给新婚夫妇,祝愿他们生个象瓜一样结实的胖娃娃。宿松的青年男女多结伴野游,有的潜入菜园瓜地,作“偷”摘瓜果棉桃之戏。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摸秋习俗。

摸秋起源 八月半摸秋不算偷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摸秋始于何时已无记载,现在能见到这一风俗的最早记载是清朝梁章矩的《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云:“ 鸠兹(今芜湖)俗,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摸秋”,其实就是“偷秋”的意思。相传在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纪律严明的农民起义军。一天,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有几位战士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帅发觉,等天明了便准备将那几个治罪。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为开脱战士的过错,有一老者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那天正好是立秋节,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

摸秋 “偷”来幸福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中秋正值秋成时节,民间在对神灵酬谢的同时,也祈求着生殖的力量。上古“合男女”是秋收后的主要人事活动,古代秋舍中的祈子仪式就是这一活动的时间规范。中秋出现以后,男女相会, 祈求子嗣习俗逐渐转移,合并到中秋节俗之中。女性的拜月与出游大都是与婚嫁子嗣有关。对于中秋“摸秋”: 江南妇女艰于予子嗣,每于中秋夜潜赴菜园,摘一瓜回,以为宜男之兆,谓之“摸秋”。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各种瓜果在田野里飘香,早诱得人垂涎三尺,大家早巴望摸秋时好好过一把瘾。摸秋一定要拣熟的摘,不然,摘了生瓜果不能吃,扔了,就被看作是“作孽”。许多人家都要留上一些成熟的瓜果在地里供人摸秋。也有小气的人家,头天将成熟的全部摘回,让摸秋的人扑个空。如果遇到恶作剧的,会把他的生瓜纽子摘了扔进棉花地里,把他的葵花拧断脖子。那小气鬼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粒粒皆辛苦 摸秋注意事项

中国风韵 江浙中秋特色习俗

  摸秋是一个习俗,在特殊的中秋佳节,摸秋祈福,嬉戏游乐,闹闹气氛就好,但是要注意不要大肆破坏庄稼,毕竟农民的劳动很辛劳。

转载申明:太平洋家居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月饼也“多彩” 各式中秋月饼大搜罗
舌尖上的中国 把故乡的味道带回家

特色小吃正对味 中秋小吃制作有窍门

效果图推荐 查看更多